搜索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叶盛基:中国需培育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企业

2010/11/18 和讯科技 阅读:28023

 

 

“中国高新技术论坛·新能源与低碳发展峰会”于11月18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论坛主题为“新能源与低碳发展、跨国企业的低碳战略”。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表示,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总体发展水平是比较低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新能源汽车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尚未形成具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因此,我们要形成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战略产业,有效地培育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自主品牌的企业,是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叶盛基讲述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战略”的有关事项,大会组委会说希望协会就有关自主品牌的战略做一个探讨,我所要说的是,这仅仅是探讨,我认为就我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战略事项的探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它的战略事项,这样更加有助于指导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全面发展。

 

首先简单介绍当前的相关形势。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非常迅速,今年前三个季度,产销量已经突破了1300万辆,这就相当于去年整年的产销,可望今年年底能超过1700万辆。可以这么说,我国已经真正的步入了汽车的大国,以及汽车的社会。但是,客观地说,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总体发展水平是品第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新能源汽车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尚未形成具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同时,我们认为努力提高新能源汽车自主研发能力,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我们要形成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战略产业,有效地培育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自主品牌的企业,是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当然也是我国建设汽车强国努力的目标。

 

第一,自主品牌的现状。从概念来说,什么叫自主品牌,就是指国内汽车生产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的汽车。也就是说我们国家自己生产的产品,取得了自有的商标权注册商标,享有所有的知识产权。可以说自主品牌的核心就是本国拥有商品商标,也是自主知识产权存在的前提条件。总体而言,中国自主品牌产品的建设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这是客观事实,国内市场的份额逐步的提高,自主品牌汽车格局也正在逐步的崛起和快速发展。比如说在商用车领域,自主品牌几乎垄断了国内市场,并拥有一批在国内市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自主品牌汽车。当然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比如说在轿车领域,外资品牌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近年来以长安、奇瑞、吉利、比亚迪、华晨、江淮,包括安凯公司为主要代表的自主品牌企业迅速发展和崛起,并在普及型的轿车市场占据了一定的优势。2009年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221万辆,市场份额接近30%,产品质量也得到明显的提升。同时,据前三个季度统计,应该说我国的自主品牌汽车占30%以上,但是从总体上看,自主品牌汽车存在的核心技术、资本和人才条件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弱、价格优势正逐步丧失等等,其发展前景仍不容乐观。

 

第二,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情况。新能源汽车应该说已经成为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前不久国务院决定新兴战略性产业,其中就包括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的企业纷纷制定了有关的发展规划,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实现自主发展,逐步提升汽车产业的国际地位。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在不同的场所,不同的场合,包括新闻媒体也做了全方位的报道,我想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概括。从整车方面,奇瑞、长安、比亚迪,包括安凯公司等一批自主品牌企业不断地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初步掌握新能源汽车整车的开发技术,部分产品实现了小批量生产和示范运营,初步具备了产业化推广的条件。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零部件方面,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等关键零部件领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部分产品基本满足示范运行要求。同时,初步形成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票准体系和检测评价能力等等。

 

但是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存在的问题也颇多,我想有这么几点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的竞争力,关键在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处在发展初期,自主品牌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有待进一步掌握,存在如下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首先是核心技术缺失、自主创新的基础薄弱。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发展,根本是整车和关键核心零部件的突破,主要表现为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研发人才短缺等问题,其次是企业品牌战略和规划不明确,中国自主品牌企业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缺乏新能源汽车长期战略的构建和整体的规划,无法形成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品牌价值,产品附加值低,难以较快的迅速扩张。第三,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尚且不够,有人说现在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力度够大了,包括补贴也够大,实际上整体的政策支持力度是不完整、不系统的,新能源汽车要发展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初期的投入高、风险较大,国家缺乏长期的稳定的政策支持,加上自主品牌企业投入有限,产业化难度较大,无法支撑新能源汽车品牌培育和发展的需求。另外,自主品牌汽车美誉度不足,未获得消费者广泛认同。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时间短,培育不足,整体上缺乏品牌知名度和忠诚度,同时,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整车性能和成本还无法与传统汽车相媲美,短时间内还无法完全取得消费者的认可。

 

第三,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战略。首先,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的战略地位我们认为有这几点要引起注意,第一,发展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应立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第二,以自主创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为出发点,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第三,加强技术研发,掌握关键核心,加快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和品牌。第四,充分地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深层次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探索合作新形式,走开放式自主创新的模式。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