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污染解决方案迟迟未出
2011/6/17 电动车网 阅读:7424
自5月中旬,浙江省因“血铅中毒事件”首先对全省蓄电池企业进行排查,这次整顿风波已经延伸至全国,并愈演愈烈,波及整个行业,或将造成“灭顶危机”。
从最初的小企业整顿,近一个月来不断的深入,不少已经上市的蓄电池企业也逃不过这场风波,被当地责令停产整治。情形越来越不乐观,让整个行业人心惶惶。
更是有消息称,不少地区已经放弃了铅酸蓄电池这个产业。这个消息再次引起轩然大波,因为短时间内铅酸蓄电池产业是无法取代,停产甚至放弃这个行业,到时候受到波及的行业将远远不止蓄电池行业。
中国作为铅酸蓄电池既大规模生产又大规模消费的国家之一,主要用于交通运输,通讯,电力,铁路,矿山,港口,国防,计算机,科研各领域中的国家经济,生产和管理的社会活动和人的生命,不可缺少的产品。
2011年的中国式铅酸蓄电池整治风暴必将成为这个行业历史上的一大记忆,最初的出发点是值得歌颂的,但面对这次不知何时结束的风波,行业动荡趋势加强,相关部门是不是该站出来呢?处理方案为何迟迟未出。
传统的铅酸蓄电池行业门槛低,就该提高准入标准。手工型的粗放式的生产容易造成污染,就该转化成为精益式管理操作,铅酸蓄电池产业链不完善,就该进一步完善,控制污染。
如果只是一昧的打压,铅酸蓄电池行业永远无法得到真正的治理,其有着自己的产业优势,政府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全方位的引导行业朝着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让铅酸蓄电池的优势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