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果断出手,低速电动车再迎政策利好!
2018/9/19 网络 阅读:10736『导读』工信部加强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事后监管,目的是逼迫企业加快研发、生产,进而将产品投入市场。
众所周知,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一向很大,由于补贴政策调整,补贴向技术更优的企业倾斜,一些企业由于无法满足技术门槛而拿不到补贴,陷入了停产的境地。
根据工信部的“汽车行业退出机制”,对于停产12个月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工信部将予以特别公示,相关企业再次生产需要重新经过工信部核查。不能保持准入条件或破产的企业,将被撤销资质。
| 将滥竽充数的企业淘汰出局
在国家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背景下,许多汽车企业在最初制度还不完善时便拿到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但拿到资质后,一些企业并未积极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生产,而是将“底牌”藏在手中。
工信部这一次出手,就是希望把滥竽充数的企业淘汰出局,为那些想干实事,却苦于没有生产资质的企业腾出资源,合理规范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
| 补贴退坡,产业发展要回归市场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一直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在经历骗补后,国家持续展开新能源产业的严打。补贴政策的调整,一方面说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质量标准要求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让已经进入目录的新能源车企面临时刻被退出的风险,给车企带来了研发及成本上的压力。
国家已经明确表示,补贴将在2020年全面退出,留给新能源车企的窗口期已经不多了。随着补贴退坡,新能源行业市场化必将加剧,车企应考虑依靠市场生存,而非依靠补贴,产业的发展还需最终落实到市场。
| 低速电动车大爆发
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53万辆,而仅山东一省低速电动车的保有量为300万辆,截止到现在的话整个行业保有量应该在600万辆左右。据权威预计到2020年,低速电动车保有量将达到千万规模。
低速电动车是市场导向的典型产品。与新能源汽车相反,低速电动车并不缺乏市场驱动力,低速电动车业内都在等待产品标准和企业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尽快出台,规范行业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经过多年的市场爆发,低速电动车今非昔比。面对低速电动车如此庞大的产能和市场需求,更需要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为其存在提供合法性支撑。
工信部加强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事后监管,目的是逼迫企业加快研发、生产,进而将产品投入市场。对于有实力而又渴望“转正”的低速电动车企业来说,将是一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