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共享电动车还能“走”多远

2020/6/2 东方网 阅读:22084

『导读』5月27日上午,北京市交通委公示了“北京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行业第一季度运营管理监督情况”。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末,北京共有85.4万辆共享单车在监管平台报备,经现场核查,车辆报备率为70.5%,但也存在着部分企业车辆数据造假、违规投放严重的问题。由于北京市明确规定不发展共享电动车,市交通委也再次提醒市民,不要使用任何品牌的共享电动车。

5月27日上午,北京市交通委公示了“北京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行业第一季度运营管理监督情况”。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末,北京共有85.4万辆共享单车在监管平台报备,经现场核查,车辆报备率为70.5%,但也存在着部分企业车辆数据造假、违规投放严重的问题。由于北京市明确规定不发展共享电动车,市交通委也再次提醒市民,不要使用任何品牌的共享电动车。


共享助力车符合新国标要求,且属于鼓励发展的电踏车的范畴,对于降低居民自有超标电动自行车,以及提高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安全性,具有积极的作用。为何北京提醒不要使用任何品牌的共享电动车?分析原因,目前发展共享电动车弊大于利。


首先是政策层面不允许。交通运输部等10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已经明确提出“不鼓励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而2019年《三部门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实施监督的意见》则明确提出,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要求,清理共享电动自行车。


其次是安全性隐患难消除。目前共享电动车都是采用的锂电池,而锂电池的不稳定性将成为共享电动车头顶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共享电动车露天停放会影响电池安全,如果保养维护不及时、不到位,极易出现部件老化等情况,一旦发生事故,这个不被政策鼓励的“灰色地带”很有可能迎来灭顶之灾。同时,共享电动车若未投保,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索赔也是问题。


三是运维成本居高难下。共享电动车在运营维护上比自行车难度更高,成本高、换电难、投放区域受限制等问题,不上规模的共享电单车企业很难有足够的能力去长期运营维护下去。而按照“骑行电动车需要戴头盔”的规定,共享电动车要配套头盔,管理也是难题。


四是体验度差。在骑行舒适度上,共享电动车哪怕是和简易款商品车相比也是天壤之别。同时,因为停车点密度不够大,如果中途停留,周围又没有停车点,只能临时锁车,这种情况下系统仍会继续计费。如果用户到了目的地,没有将车辆停放在停车点,还会被收取附加调度费用。因为管理不到位,很多共享电动车到晚上就没电了,想找一辆有电的很困难。


不管是政策层面还是技术层面,一时都难以得到解决,像北京一样,其他一些城市也在禁止发展、新增电动车。相比而言,这对于电动车终端店销量的冲击更是微乎其微,因此并不影响就业和经济。当然,对消费者而言,选择权在自己手里。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新闻
评论